北京中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教考视点 让适合的孩子走班

2015-01-15 11:18|编辑: 齐绮|阅读: 341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走班制将成为高中教学的发展趋势,北大附中是北京市较早实行“走班制”的学校。走在北大附中的教学楼里,每间教室门口都可见一张课表,历史、政治、生物……按科目不同,这些专业教室被一位或几位老师使用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走班制将成为高中教学的发展趋势,北大附中是北京市较早实行“走班制”的学校。走在北大附中的教学楼里,每间教室门口都可见一张课表,历史、政治、生物……按科目不同,这些专业教室被一位或几位老师使用着。他们就像教室的主人,等待不同学生的来访。而这一切,正是北大附中实行“走班制”的结果。
 
  “走班制”目前在本市中学中仍是“少数派”,但更丰富的选择权、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度,让它成为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热门话题。
 
  走不走?程度各异,范围不一
 
  “走班制”,又称走班教学,是在中小学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的“走班制”教学是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意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目前,本市已有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多所中学相继实行“走班制”。同样名为“走班”,不同学校的做法略有差异。如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校的“走班制”相对彻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对能力要求较高;而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等则保留了班级建制和班主任,只是在个别学科实行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业和在校生活模式相对稳定。
 
  北大附中和十一学校作为较早实行“走班制”的2所中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大附中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十一学校则开发出200多门课程,仅戏剧课程就有18个。而在二中,非高考科目全部实行“走班制”选课教学,不同特长的学生可根据学校专门编制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三十五中高中部在去年11月中旬搬迁,也启动了西城区第一个“走班制”试点改革。学校以物理、化学、语文等主题教室取代传统的分班,先在高一全面推开,高二则在部分学科分层推进。学生通过电脑选课,老师的办公桌就设在教室,上课时不是学生等老师,而是老师等学生。每名学生所修学分来自不同课程,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毕业时,有些学生可能只拿到144个规定学分,有些学生则可以拿到180个学分。
 
  好不好?学生点赞,父母存疑
 
  什么是走班制?一位曾就读于北大附中的学生给出简单明了的答案:我们不再像传统学校那样,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而是按不同课表到不同教室上课。“可以在喜欢的时间里上自己喜欢的课,这种模式让我觉得很自由,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了。”
 
  2013年毕业于北大附中的杨梦楠是初高中第一届“走班制”学员,历经6年自由自主氛围熏陶的他对“走班制”赞不绝口。他说:“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从中积累自主钻研、探索的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本领,上大学后很快就适应了生活模式和节奏。”
 
  面对学生一边倒的欢迎,有些父母却对走班制存在质疑:“没有了班主任,管理会不会松散?”“学生自主选课就一定适合自己吗?”“孩子年龄小,不会自觉学习怎么办?”面对种种质疑,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生玉海却很自信。他说,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并不是放弃了对学生的管理。恰恰相反,管理比以前更严格。现在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刷卡,如果没有到校,学校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观察到,并立即通知家长。严明的纪律与宽松的环境并不冲突,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完善实现,而不是依靠班主任人盯人。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走班后”师生之间的沟通其实更加便捷了,因为老师就坐在教室里,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找老师沟通。各年级老师会充分利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如公共邮箱、网盘、博客、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保持即时沟通。行政力量的淡出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纯粹。每位老师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班主任”。
 
  选不选?根据情况,因人而异
 
  那么,到底要不要选择“走班制”的学校?这对考生和父母都是一道不易的选择题。“走班制”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实验,值得鼓励,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走班”。父母在选择时要结合孩子的情况综合考虑。
 
  二十中校长陈恒华说,“走班制”引进、吸收西方中学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但相较于传统的集体授课模式,“走班制”对孩子的个人能力和自觉性要求较高。如果一个孩子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走班制”就不一定适合他。在选择学校时,父母要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所认同。无论哪种教育模式,都会存在利与弊,因此是否适合孩子就格外重要。父母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接受知识的习惯模式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走班制”既然利大于弊,为什么没有广泛推广呢?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有关负责人说,“走班制”对于学校的管理和软硬件条件都是一种挑战。实行“走班制”后,学生流动起来了,没有固定的班主任,对学校管理层面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分层走班”会使得各教学班教学进度快慢不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影响。对于那些教师人数较少、学校场地不宽裕的学校而言,实行“走班制”更是挑战。只有完善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软硬件配置,进一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走班制”才能在首都教育的大舞台上走得更快更远。
 
》》》相关链接
 
 
 
 

北大附中班型设置&中考签约,2017北京中考考生必看!

2017中考生必知北大附中签约重大爆点&2016中招录取分!

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2017招生60人

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课程总述

北大附中于4月30日举办校园开放日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大附中走班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