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北京中考变了,中老师这样看待教育才是最正确的

2015-10-08 14:36|编辑: 罗老师|阅读: 255

摘要

新学年来临,伴随着北京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也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北京今年中考改革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也让一线教师们感觉,目光不仅要放在书本里,还要看到书本之外。

  新学年来临,伴随着北京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也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北京今年中考改革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也让一线教师们感觉,目光不仅要放在书本里,还要看到书本之外。

  学前“玩”、小学“慢”、初中宽”、高中“活”,最后的考试注重的,不是高中3年而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12年的知识积累,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为了培养眼界宽、脑子活的学生。伴随着中高考改革,教师们怎么教学更有效呢?

  重视阅读

  母语教育贯穿全链条

  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高考试卷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字量大增,考生阅读能力成为试卷考查的新看点。语文卷首次设置长阅读考查,整张试卷文字量达到8500字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300多字。此外,结合阅读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而且在理综、文综、文科数学等多个学科中也有所体现。

  “实际上阅读文本增加了2300字,除去新增的1300字,我们通过精简题干等方式节省出1000字给予阅读文本。”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阅读文本文字量的增加,让我们常说的重视阅读不再是空话。”

  结合阅读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其他各科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理综当天考试结束后,一名考生用“阅读量大、阅读比较累,有考文综的错觉”这句话来概括理综试卷的特点。从理、化、生3科来看,“生物一如既往地考阅读”,但物理、化学也同样新增这一特质。“从模拟到现在,阅读量一次比一次大。”而在文综试卷中非选择题部分,有的题目则直接是让学生“有写一篇作文的感觉”。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刘德水表示,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高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积累和知识融通、应用能力,靠死记硬背和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因为上面所说的任何一部名著,学生都不可能在高三一年读完。“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要广泛阅读,而且要完整地读原著,考出好成绩。”

  重视实践

  把课搬进社会大课堂

  北京新颁布的课程计划指出,要将10%的课时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感知,在实践中学习将成为未来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内容的考试在今年中高考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如高考文综卷第39题,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化”“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要求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推荐地点的文化价值。

  在中考化学卷中,则以连环画形式记录了雯雯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天。以雯雯一天的参观为线索,把食品中的营养素、服装用具等生活用品的材料分类、安全常识、矿石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工业用途、矿石冶炼和资源回收利用问题联系起来。中考物理题中,也增加了学生走进社会,如科技馆,天坛等场所的事例。

  专家认为,在今年北京中高考的考题设置中,有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教学组织社会实践,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试题设计既有实践,也有创新。实践性表现在要求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自己实践的感受撰写推荐词。创新性表现在这种试题形式是以前没有考过的,也给学生创新提供了机会。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赵青建议,各位老师与家长们应培养孩子多多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着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陶昌宏认为,这些措施旨在引导教学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引导教学重视物理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真正体现“做中学”。

  重视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还需有“中国风”

  书法、匾额、对联、兵法、连环画、京剧、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学名著……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门类,在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都有所体现。

  《北京市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专家朱传世认为,这些问题是窄化课程的集中反映。这些问题在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方向性的引导,不难看出,未来将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方向。

  今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加大了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红色经典的考查力度。从数量看,考查涉及到鲁迅的相关作品、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等,共18种之多,题材和体裁各异。这也给未来阅读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阅读书目的制定、阅读素养的提升等提出了新的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也渗透在了中考物理考题中,如“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要求考生对祖国的国歌十分熟悉;科普阅读题《探海神器——“蛟龙”号》的阅读材料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和科技工作者追求中国梦的豪情,这些题均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中,首次使用了连环画的阅读形式,形式新颖活泼,符合中学生审美情趣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同时,连环画的形式贴合现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信息获取的新途径。

  综观此次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邢国英认为:“有一种中国风的味道。”他表示,试卷的难度不大,但阅读量较大,其中,文言文、文学类阅读等都增加了阅读量。但与之相比,试卷更加明显的变化则是鲜明的中国风。这不仅体现在文言文阅读中,同时,长阅读即实用类文本,讲述印刷术;文学类文本即散文,讲述梅花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这符合此前考试说明中对命题趋势的把握。

  此外,今年语文卷的亮点多与传统文化相关。比如,开篇三个非连续性文本分别围绕“中国印刷术”展开。这样的文本,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文言文选自《吕氏春秋·去私》和教材课文《论语·侍坐》。文本的选择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理念,这对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价值观”教育。

  高考文综试卷中也充满了“中国风”,例如第24题从“谷雨资料卡”切入,引导考生思考节气智慧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考查对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第26题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创作的热销文化产品为题材,考查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理解。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张媛认为,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接受德育和思想层面教育,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孩子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传统文化教育能引导孩子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孩子形成向上和向善的力量。她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关注传统文化,学校也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

  重视思维考查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成重点

  开放性试题是今年中考数学的一大特色。专家表示,考试中安排开放性试题,供学生选择不同的解决策略,为学生提供弹性的发展空间,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

  比如今年的试题中让学生预测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直观表示数据信息;写出探究思路不用计算结果等,都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正确的解题策略,题目的开放不仅带来答案的不唯一,最重要的是照顾了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多样化思考方式提供了开放空间。只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言之有据就符合答题的要求,这样的考题减少了运算量,也加强了对不同层次学生思维水平的区分。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命制也有了更多的开放性主观试题。开放性试题结论不求唯一、答案不求统一,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合理、自圆其说即可。比如,文言文阅读选取课本《论语·侍坐》的篇末内容,提供两种标点,要求考生辨别两种解读的不同之处并作出个性化的赏析。试题不考查答案的对与错,而重在区分认识的深与浅、思维的宽与窄,即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探究路径。

  例如,高考文综试卷第38(1)题,要求考生回答是否赞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这一观点,并用所学哲学原理说明理由。第38(2)题,要求考生分析试题提供的一些建议的合理性,并补充一条建议。第38(3)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

  第40(3)题,要求考生就某茶业集团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任兴来认为,开放性试题给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给考生的发挥留下了创造空间。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王玉起认为,考题呈现了一定的开放性,最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表达观点和想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陈述表达能力。试题背后折射的教学导向和育人价值却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机械记忆、单调计算、模仿应用必须摒弃,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等,一定是今后教学改进和加强的主旋律。

  重视德育

  立德树人促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专家朱传世认为,以前命题有一种成见,认为“做人”“情感”“态度”“价值”等是考不出来的。因此,出题人更多是琢磨“智”的考查,而忽略了“德”的渗透。今年北京市中考命题打破了这些论断,各科都加入了“德”的元素,既旗帜鲜明,又与“智育”的考查相得益彰。例如选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素材,选取小说《红岩》中体现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甘愿为崇高理想献身的高尚品质的片段等。

  今年中考英语试题从整体上降低了难题的比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在确保难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在语篇材料的选择上兼顾了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所选材料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同时适合中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图文并茂,兼顾教育性、人文性和趣味性。

  高考文科综合卷政治学科非选择题突出了价值立意,坚持立德树人,通过试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例如第38题以互联网时代借助“众”的力量分享知识和智慧,传递友善与爱心,创新商业模式,参与社会治理等充满温暖和正气的素材创设试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有序地参与经济和政治生活。

  今年高考文综试卷的主观试题紧密依托并生动反映社会生活,一些被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跃然纸上。如第40题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让学生为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提出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关注社会的本质,对引导师生在教学中关注社会、思考现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朱传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试卷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告诉老师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这项任务。他建议,语文可以通过从优秀文学作品中选取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试题材料,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并将之内化为行为准则。

欢迎大家关注北京中考微信公众号“北京中考(BJ_zkao)”来获取更多中考资讯,(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

北京中高考网

www.zgkao.com

2016北京中考交流3群

北京中考常考说明文、议论文知识,一文搞定!

北京初一初二初三交流群已建立!进群获取一手干货信息!共同备战!

2023东西海朝区排前20都来自哪些初中?各校中考成果如何?

条件有变?小四科全A才能报考市级统筹?2024中考呢?

2024如何考进北师大实验?招生途径有哪些?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北京中考中考改革中考政策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