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2018年北京教改将如何发力?这5大方向必须要知道

2018-01-11 17:21|编辑: 徐老师|阅读: 448

摘要

党的十九大为北京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2018年北京教改将如何发力呢?一起来和北京中考在线了解一下吧。

党的十九大为北京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2018年北京教改将如何发力呢?一起来和北京中考在线了解一下吧。

北京多举措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诸多热词中,“命运共同体”无疑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对于首都教育来说,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实现城乡教育同步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教育集团化发展成为一种有效举措。纵观首都教育发展,多种多样的首都教育命运共同体已经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在2018年,这些命运共同体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尤其需要我们打造命运共同体,比如京津冀命运共同体,环渤海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等等,实现共同发展、同步发展。”权威专家表示,举例说,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教育领域来讲,不仅仅是疏解几所学校、鼓励名校办分校的问题,而在于让北京的孩子真的能够与河北、天津的孩子,手拉手同步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到今天,已经进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要做到和城市义务教育发展同步,只依靠教育政策倾斜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是不够的。真正的城乡教育同步发展,就是要让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成为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新征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加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北京市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2012年底,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委等13个委办局联合制定并施行《北京市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管理办法》,首批推出了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项目。从本质上来说,这正是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如何解决首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真正让城乡学校成为命运共同体,同步发展。”专家分析表示,城乡一体化、名校办分校等,都是相关的举措。

对于北京来说,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挑战和压力很大。学校层面的招生考试、学科建设、教师素质、学校治理、校园文化,学生层面的社会实践、科技动手创新实践活动等,要真的做到一体化发展,要不断克服困难,付出更大努力。

教育是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北京市功能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虽然“四个中心”中未提到教育,但毫无疑问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是这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表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时也曾指出,首都教育是“四个中心”的支撑和基础,贯穿、融合在“四个中心建设”之中。

专家表示,“四个中心”建设任务的背后,是国家和民族对要把首都建成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期待,更是对10年、20年之后能够治理好首都的那一代人的期待和依赖。那么,教育的定位是什么?教育要服务于“四个中心”的建设。比如要把北京建设成为政治中心,需要一批有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的首都市民、首都新人来驻守,所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要构建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要积极在大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将学校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注重德育学段衔接。又如建成文化中心,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不是只需要有知识而没文化?

随着国家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一批有文化自信的人与世界各国进行对等的国际交流。因此,母语素养、国家素养、国家意识是第一位的,就如英语教学的导向是鼓励让孩子熟练地使用英语,字正腔圆地去传播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

提前布局培养孩子创新能力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为之做出诸多探索和努力。

“真正的创新是靠探究的欲望和独立的意识来培养的。”专家表示,北京新的中高考改革,打破固有统一考试,由孩子自主选择,把学科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新的中高考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考试改革,它撬动了12年甚至15年的教育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引导家校从小尽早地培养和发现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的欲望,并且持续地给予保护。“最后学生到高二时,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为之去不懈努力;到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他会去追学科前沿,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权威专家表示。

“这次的改革是一个联动的过程,比如北京市推出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东城、西城、海淀区之间中考不再跨区流动,支持优质高中发展等,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安静地在本地完成9到12年的基础教育的连续消费。”专家表示,这种连续消费的好处是可以得到连续的保护和支持。

比如小学开展了丰富的科学探究课,但是学生步入中学后因为主科学习的压力,就没有更多时间去做科学探究了。所以北京市在初一推出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这是对孩子们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连续支持。

高校“双一流”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

去年12月,北京市教委公布首批27个专业作为一流专业重点建设,这27个专业从20所市属高校中遴选出来。首批一流专业包括北京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北方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等。

此前,北京市教委曾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对遴选出的一流专业,明确要求市属高校要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教学团队;推进专业教研室、虚拟教研室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构建与国际对接、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鼓励教师赴海外研修课程,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及实践创新教育的整体改革及国际化,鼓励学生海外访学或顶岗实习。

权威专家表示,未来,北京市属高校的建设将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强调内涵和特色发展。高校要有独特的亮点,要对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站在首都教育的角度来说,双一流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专家表示。

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按照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据了解,市教委将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此外,市教委还将对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项目年度检查制度和验收评估制度。

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定位,决定了北京这个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一流大学。权威专家表示,要实现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要形成这样的城市格局,需要建设相关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据了解,北京市将大力提供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推进一流学校一流学科的建设。

调整待遇让乡村留住优质教师

近年来,北京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截至2017年11月6日,北京全市12个区已经全部落实市级财政保障的383所学校、17489名乡村教师的岗位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提前完成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任务。

同时,各相关区政府还积极研究制定区级财政支持的平原地区的镇区中小学校和乡村及镇区的幼儿园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共参照解决了388所乡村学校、16169名乡村教师的岗位生活补助,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为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7年12月,北京市在乡村教师编制岗位、薪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推出系列措施,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在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方面,将制定差别化的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标准,每月补助最低1400元,最高4000元,并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并进行城乡、区域统筹安排,同时,评选北京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也将向乡村教师倾斜。

这些举措极大地鼓励了广大农村教师扎根农村,也吸引了城镇教师向农村流动。以前都是动员城镇教师去边远山区任教,现在已经有城镇教师主动积极申请去农村学校任教了。

“将来,北京市还将进一步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对乡村教师的补助其实不在于涨工资,而是提供一个打破利益格局,调整供给侧结构的杠杆。”有关专家表示,“这个杠杆直接撬动了毕业生分配,直接撬动了干部教师的正常流动,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声明: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报微信,由北京中考在线团队-中考升学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BJ_zkao)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北京多区晒出年度教改“成绩单”,看看你的区怎么样

2017年,北京东海朝三大教育强区教改情况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2018北京中考2018北京教改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