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日益迫切的当下,各大名校纷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清华附中创新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无疑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诸多值得期待的变革。
此前报道:2025年清华官宣扩招150人!成立新书院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2月28日,清华附中创新书院的成立仪式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众多教育界人士、师生以及家长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上,清华附中的领导、师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纷纷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创新书院的意义、目标和期望。
方妍校长在致辞中,将创新书院的成立提升到了传承百年理念、面向未来战略的高度。她指出,创新书院肩负着重要使命,它不仅是学校培养拔尖人才的新尝试,更是朝着“人民教育新示范”和“强国教育新样板”迈进的关键一步。回顾学校过往在培养拔尖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就,方妍校长激励全体师生和家长携手共进,为实现教育理想贡献力量。
白雪峰副校长表示,创新书院是清华附中创新传统的延续,具有独特性和引领性。学校为书院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希望学生能在这里发现热爱、发展特长,实现全面且个性化的成长。
徐文兵副校长详细介绍了创新书院的育人目标和培养理念。书院旨在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和全面发展的杰出创新人才,通过强化价值导向、构建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他还强调了科技与人文素养结合、个体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学生代表张清扬同学分享了开学两周的学习体验。她对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充满感激,同时介绍了书院在艺术、科研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特色,以及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她呼吁同学们珍惜机会,在书院书写精彩青春。
家长代表钱永天同学的爸爸则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他建议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关注身心健康和习惯养成,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助力书院发展,期望孩子们成为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成立仪式结束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文雯教授为创新书院学子讲授了开学第一课。文雯教授围绕“什么是学习”展开,将学习分为任务型(1.0版)、兴趣型(2.0版)和卓越型(3.0版)三个境界。任务型学习者按要求学习,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兴趣型学习者会规划目标,拓展课外兴趣,素养全面;卓越型学习者则能超前规划人生,发展卓越品质。文雯教授还提到,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和能力,更包括学习思想、方法、思维和信念,不同学习阶段各有侧重,但学习兴趣和学术信念贯穿始终。她强调学习要唤醒心灵、培育品性、激发潜能。讲座中,创新书院学子展现出深厚的阅读积累和独到的思考视角,与文雯教授积极互动,充分彰显了卓越风采。
清华附中创新书院的成立,意义非凡。从教育理念来看,注重能力衔接与兴趣培养,倡导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拓展多元学习空间,强化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构建贯通培养教学体系,这些理念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建构学习共同体和导师制,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指导相结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挖掘学生的潜力。
对于清华附中而言,创新书院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有望提升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创新书院的探索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其成功经验可能会被其他学校借鉴和推广,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