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除了饺子还要吃什么?这些习俗故事要知道!今天11时27分,我们将迎来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冬至。北京中考在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有关冬至美食、节气故事等方面的小知识,家长朋友们不妨讲给孩子听听哦~
今天冬至!除了饺子还要吃什么?这些习俗故事要知道!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一时节雪绘天地画梅开愈益香,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着寒冬到来。
冬至的起源是什么?
冬至, 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这一习俗一直沿用到汉朝仍是如此。
冬至三侯是什么?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冬至时期,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鹿感到阴气渐退而解角,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在北半球,冬至日虽然白昼最短,却一般不是最冷的时候。由于地表尚有“积热”,而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冬至日之后仍然越来越冷。
一般说来,进入冬至,标志着中国绝大多数地方进入真正寒冷的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的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习俗:冬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现代民俗: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1、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吃食。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冬至吃水饺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
2、吃汤圆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吃汤圆流行于江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3、酿酒
我国的苏州每至冬至之时便会喝他们用糯米或黄米加入桂花酿造的美酒,别具特色。
4、“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古代一些文人士大夫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5、立竿子
冬至开始叙事,12月22日前后,在户外立根竹竿,正中午影子最长时,便是冬至到来。
《吕氏春秋》说“冬至”是“日行远道”,就是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意思。冬至日是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短到什么程度?下午5点钟不到,太阳就落山了。
6、祭祖
冬至祭祖,是人们向祖先汇报一年的丰收情况,祈求祖先保佑的一种行为。冬至祭祀为大祭,一般全族人都要参加,祭祀地点多选择家族祠堂或坟前。祭祀完毕,家族聚餐,若家中有人外出未归,则留出空座,摆上碗筷,象征性加些饭菜,以表示对家人的思念。读书人要祭祀先师孔子,所以冬至日要悬挂孔子像或设孔子牌位。这一天,学生还要备礼看望老师,酬谢一年的教育之恩。
7、数九盼春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时节虽然天寒地冻,但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在古人传统认知里,此时已开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所以古人云:冬至节,春之先声也。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图》是数寒天也是数着日子盼春天!
冬至吃什么?
1、冬至面
我国的安徽合肥,每到冬至之时便会吃冬至面,这也是他们的文化特色。
2、羊肉汤
我国的山东由于他独特的地理环境于是每到冬至的时候便喜好吃羊肉和喝羊肉汤,别有一番风味。
3、吃糖葫芦
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也会在冬至这一天吃糖葫芦,这种小吃甜蜜可口,寓意着甜甜蜜蜜的生活。
4、吃南瓜
在冬至这一天,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会吃南瓜,因为南瓜富含营养且易于储存,还可以用来煮粥或者炖汤,并且相传可以去除恶疾,所以形成了冬至吃南瓜的习俗。
5、吃糯米饭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吃糯米饭,寓意着团圆和吉祥,因为糯米饭黏稠,可以代表家庭的团结和睦。
6、喝姜汤
姜汤因为可以温暖身体而在冬至这一天备受欢迎。人们相信,在冬至这一天喝姜汤可以增强体内阳气,提高抵抗力,同时能缓解寒冷天气对身体的影响。
冬至这一天,无问南北,别忘了来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或汤圆暖身。不少人此时也正在跟病毒作战,在此分享一些防疫贴士,愿你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也愿不幸中招的你,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添加中考杨老师微信 zgkao6 即可入群,还有机会获得一对一答疑机会。
更多北京中考资讯和内容可以关注太星初升高和北京高中入学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快速关注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样式新闻&网络,由北京中考在线团队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